四肢骨折后外固定需注意固定部位護理、肢體血運觀察、功能鍛煉、并發癥預防、定期復查等。
1. 固定部位護理:保持外固定裝置清潔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注意觀察固定部位皮膚有無紅腫、疼痛、破損等情況,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防止外固定裝置松動或移位,避免碰撞、擠壓固定部位。
2. 肢體血運觀察:密切關注患肢的顏色、溫度、感覺及腫脹程度。若發現患肢皮膚蒼白或青紫、溫度降低、感覺麻木、腫脹加劇等,可能提示血運障礙,需立即就醫。
3. 功能鍛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的功能鍛煉,早期可進行肌肉的等長收縮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隨著骨折愈合,逐漸增加活動強度和范圍。
4. 并發癥預防:注意預防壓瘡,定時改變體位,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同時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可適當抬高患肢,必要時遵醫囑使用藥物預防。
5.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安排定期進行復查,通過 X 光等檢查了解骨折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休息,避免患肢過度用力和劇烈運動。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促進骨折愈合。嚴格遵循醫生的囑咐,如有任何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