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與肩周炎在發病原因、癥狀表現、影像學特征、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
1. 發病原因:肩關節脫位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如摔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著地等,導致肱骨頭脫離關節盂;肩周炎則主要因肩部軟組織退行性變、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慢性勞損,引起肩部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自限性無菌性炎癥反應。
2. 癥狀表現:肩關節脫位后,肩部會出現明顯疼痛、腫脹,肩關節活動受限,呈方肩畸形,可摸到肱骨頭的位置異常;肩周炎主要癥狀為肩部疼痛,疼痛逐漸加重,夜間更為明顯,后期會出現肩關節各個方向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后伸。
3. 影像學特征:肩關節脫位通過X線檢查可清晰顯示肱骨頭與關節盂的對應關系失常;肩周炎X線檢查多無明顯骨質改變,MRI檢查可發現肩部軟組織的病變情況,如肌腱損傷、關節囊增厚等。
4. 治療方法:肩關節脫位需及時進行復位,包括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復位后需固定一段時間促進損傷組織修復;肩周炎以保守治療為主,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功能鍛煉等,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肩部,避免過度勞累和外傷。運動前充分熱身,保持正確姿勢。若出現肩部不適,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