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發炎可能是年齡增長、肩部勞損、外傷、肩部受涼、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
1.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肩部的組織如肌腱、韌帶等會逐漸退變老化,其彈性和韌性下降,對肩關節的保護和支持作用減弱,容易引發炎癥。可通過熱敷、按摩等物理方式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同時進行適當的肩部康復訓練,如伸展運動、旋轉運動等,增強肩部肌肉力量,改善關節功能。
2. 肩部勞損:長期過度使用肩部,如從事重體力勞動、頻繁進行肩部上舉或外展動作等,會使肩部肌肉、肌腱等組織反復受到牽拉,超出其承受能力,導致局部出現微小損傷,積累后引發炎癥。遵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布洛芬膠囊、云南白藥膏,同時減少肩部過度活動,必要時佩戴肩部支具減輕肩部壓力。
3. 外傷:肩部受到直接撞擊、摔倒時肩部著地或運動中發生扭傷等外傷情況,會破壞肩部的組織結構,導致局部出血、腫脹,引發炎癥反應。受傷后應及時冷敷減少腫脹,后期熱敷促進淤血吸收,配合康復訓練恢復肩部活動度,嚴重時可能需手術修復受損組織。
4. 肩部受涼:肩部長期處于寒冷環境中,或在出汗后未及時保暖,風寒濕邪容易侵襲肩部,使肩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導致肌肉痙攣、疼痛,引發炎癥。要注意肩部保暖,可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也可進行艾灸等中醫療法,促進肩部氣血運行。
5.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肩部,如肩部皮膚破損后細菌侵入,或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灶通過血液循環傳播至肩部,可引起炎癥。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顆粒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身體抵抗力。
日常要注意肩部的保護,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寒,適當進行肩部鍛煉,增強肩部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