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免疫力低下人群、衛生習慣不良者、密切接觸患者者、生活環境擁擠者等人群容易得手足口病。
1. 兒童: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這一階段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對腸道病毒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腸道病毒在兒童聚集場所,如幼兒園、托兒所等傳播速度快,兒童之間密切接觸,增加了感染幾率。
2. 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哮喘等、正在接受化療或放療的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等。這類人群自身免疫系統功能受損,難以有效抵御病毒入侵,一旦接觸手足口病病毒,感染風險大幅提高。
3. 衛生習慣不良者:不注意個人衛生,如飯前便后不洗手、經常用手觸摸口鼻、不勤剪指甲等,容易使手足口病病毒通過手進入口腔而感染。同時,不注意環境衛生,居住場所不清潔、通風不良,也為病毒滋生和傳播創造了條件。
4. 密切接觸患者者:與手足口病患者有過直接接觸,如擁抱、親吻、共用餐具、玩具等,或者接觸了被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病毒很容易傳播到自身,從而引發感染。
5. 生活環境擁擠者:生活在人口密集、居住空間狹小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接觸頻繁,病毒傳播機會增多。而且這種環境下空氣流通往往較差,病毒更容易在空氣中傳播,增加感染風險。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若出現疑似手足口病癥狀,應及時就醫并隔離治療,防止病毒傳播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