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治療前需注意病情監測、隔離防護、皮膚護理、口腔護理、飲食調整等。
1. 病情監測:密切關注患兒體溫變化,若體溫超過38.5℃或持續發熱,及時采取降溫措施并記錄。同時留意精神狀態,如是否出現嗜睡、煩躁不安、易驚等異常,還要觀察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一旦有異常需及時告知醫生。
2. 隔離防護: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確診后應立即隔離,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防止交叉感染。家長在照顧患兒前后也要做好自身清潔消毒,如洗手、更換衣物等。
3. 皮膚護理: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勤換洗衣物。對于手足部位的皰疹,避免患兒搔抓,以防破潰感染。若皰疹破潰,可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相應的抗感染藥物。
4. 口腔護理:注意口腔清潔,飯后用溫水或淡鹽水幫助患兒漱口,年齡較小無法漱口的患兒,可用棉棒蘸溫水輕輕擦拭口腔。若口腔疼痛影響進食,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緩解疼痛的藥物。
5. 飲食調整:給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米粥、面條、蔬菜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過燙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鼓勵患兒多飲水,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
治療前做好這些注意事項,能為手足口病的治療提供良好基礎。日常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通風,盡量少去人員密集場所。治療過程中嚴格遵醫囑用藥、復診,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和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