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腓骨骨折術后10個月可能出現骨折愈合、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等癥狀。
1. 骨折愈合:多數情況下,術后10個月骨折已基本愈合,通過影像學檢查可看到骨折線模糊或消失,骨痂生長良好,肢體逐漸恢復正常的承重能力,能進行一些日常的行走活動。
2. 疼痛:部分患者仍會感到手術部位有隱痛或不適感,尤其在長時間行走、勞累后,這可能是由于骨折愈合過程中周圍組織的修復、瘢痕形成等因素引起。
3. 腫脹:局部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腫脹,因為血液循環在恢復過程中還未完全達到正常狀態,靜脈回流可能仍有不暢,導致組織液滲出積聚。
4. 關節活動受限:長時間的固定和康復訓練不足,可能使膝關節、踝關節等鄰近關節出現活動范圍減小的情況,影響正常的屈伸動作。
5. 肌肉萎縮:因骨折后肢體活動減少,肌肉得不到足夠的鍛煉,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表現為腿部肌肉變細,力量減弱。
脛腓骨骨折術后10個月,應繼續關注恢復情況。日常要適度進行康復鍛煉,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肌肉力量訓練等。同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飲食上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若出現異常癥狀,如疼痛加劇、腫脹明顯等,需及時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