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現有聽力下降、耳痛、耳鳴、耳悶脹感、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時耳內有氣過水聲等。
1. 聽力下降:多為漸進性,可隨體位變化而改變,有時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窗,聽力可暫時改善。小兒常表現為對聲音反應不敏感、注意力不集中等,家長易發現其看電視時音量開得較大。
2. 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時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首發癥狀,可為持續性,也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
3. 耳鳴:一般不嚴重,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噼啪聲、嗡嗡聲等,頭部運動、打呵欠或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4. 耳悶脹感:患者自覺耳內脹滿堵塞,按壓耳屏后癥狀可暫時減輕。
5. 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時耳內有氣過水聲:這是由于中耳積液中存在氣體,在頭部運動或打呵欠等動作時,氣體流動產生氣過水聲。
日常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潔,避免污水進入外耳道。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等。擤鼻時要注意方法,避免用力過度使鼻涕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若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遵醫囑規范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