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的注意事項包括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控制輸液速度、密切觀察患者反應、防止空氣栓塞等。
1.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在進行靜脈輸液操作時,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對穿刺部位進行嚴格消毒,確保輸液器具的無菌狀態,防止細菌等微生物進入人體引發感染。
2. 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根據患者病情、藥物性質等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先輸入急需的藥物,如搶救藥等,同時要注意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影響療效或產生不良反應。
3. 控制輸液速度:依據患者年齡、病情、藥物種類等因素來準確控制輸液速度。一般成年人每分鐘40 - 60滴,兒童每分鐘20 - 40滴。對老年人、兒童、心肺功能不全者速度宜慢;對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適當加快。
4. 密切觀察患者反應:輸液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包括生命體征、面色、有無不適等。若患者出現寒戰、發熱、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輸液,及時處理。
5. 防止空氣栓塞:輸液前要排盡輸液管及針頭內的空氣,輸液過程中要確保輸液瓶內有一定量的液體,防止空氣進入血管形成空氣栓塞。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進行靜脈輸液,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輸液過程中不要隨意自行調節輸液速度,若感覺身體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輸液結束后,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進行按壓等護理,確保安全。同時,要嚴格遵醫囑進行后續治療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