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心率持續在 140 左右不處理能存活的時間差異極大,從數小時到數年都有可能。若因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短暫因素導致心率 140 ,去除誘因后對壽命影響極小,幾乎不影響存活時間;但若是由嚴重心臟疾病、嚴重感染等導致且不處理,存活時間可能短至數小時到數天 ,也可能在數月到數年。
心率是反映心臟功能和身體整體狀況的重要指標。正常靜息心率一般在 60 - 100 次/分鐘。當心率持續處于 140 左右,心臟泵血負擔會明顯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這就如同讓一臺機器長時間超負荷運轉,容易引發各種問題。心臟長期處于這種快速跳動狀態,可能導致心肌疲勞、心臟擴大,進而引發心力衰竭等嚴重后果。
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等心臟疾病引發的心率 140 ,心臟功能會急劇受損,心臟無法正常為身體各器官供血,可能很快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時間可能只有數小時到數天。若是慢性疾病如甲亢等導致心率長期維持在 140 左右,身體在一定時間內有一定代償能力,但隨著病情進展,心臟負擔不斷加重,也會逐漸出現嚴重并發癥,存活時間可能在數月到數年。
日常生活中,要關注自己的心率變化。一旦發現心率異常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于維持心臟健康,降低心率異常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