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不穩定涉及了解其原因、癥狀以及應對辦法。了解這些方面有助于更好地關注自身血壓健康,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整和治療。
一、血壓不穩定的原因:多種因素會導致血壓不穩定。生理方面,年齡增長血管彈性下降可致血壓波動;內分泌失調,像甲狀腺功能異常影響激素分泌,會干擾血壓;腎臟疾病影響水鈉代謝,也會使血壓不穩定。生活習慣上,長期高鹽飲食會增加血容量,引發血壓波動;過度飲酒會刺激血管收縮,使血壓不穩定;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會促使體內分泌應激激素,導致血壓異常。藥物因素也不容忽視,降壓藥使用不當,如劑量不準確、服藥時間不規律,或者同時服用影響降壓藥效果的其他藥物,都可能造成血壓不穩定。
2.血壓不穩定的癥狀:血壓不穩定時癥狀多樣。血壓突然升高,可能出現頭痛,多為雙側太陽穴或后腦勺部位跳痛;還會伴有頭暈,感覺頭部昏沉、身體不穩;心慌心悸,能明顯感覺到心跳異常;部分人會有視力模糊的癥狀。而血壓突然降低,可能導致乏力,全身軟弱無力,活動耐力下降;容易疲倦,精神萎靡不振;嚴重時會出現眼前發黑,甚至暈厥。
日常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減少鹽攝入,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定期測量血壓,詳細記錄血壓值及變化情況,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嚴格按醫囑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若血壓波動頻繁或出現嚴重不適癥狀,務必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