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出現小黃疙瘩可能是由瞼裂斑、脂肪粒、汗管瘤、瞼黃瘤、結膜囊腫等情況導致。
1. 瞼裂斑:瞼裂斑是一種向角膜表面生長的、與結膜相連的、球結膜隆起的、三角形的、球結膜結節。通常是由于長期的紫外線或光化學性暴露引起,表現為瞼裂區近角膜緣處的球結膜下,出現一個灰白色、球結膜隆起的、三角形的、球結膜結節,其底部朝向角膜。一般無需特殊處理,當發生炎癥時可給予眼藥水治療。
2. 脂肪粒:多是由于皮膚油脂分泌過多,且排出不暢,在局部堆積形成。常表現為白色或淡黃色的小顆粒,大小如針頭般,看起來像是一個小白芝麻,一般在眼睛周圍出現。平時要注意眼部清潔,避免使用過于油膩的護膚品,較小的脂肪粒可自行消退,較大的可由專業人員挑出。
3. 汗管瘤:是一種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腫瘤。與內分泌、妊娠、月經及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表現為皮膚色、淡黃色、褐黃色的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直徑1-3mm,常多發,密集而不融合。一般不需要治療,若影響美觀,可采用激光等方法去除。
4. 瞼黃瘤:是一種常見的代謝障礙性皮膚病,與脂質代謝異常有關。表現為眼瞼皮膚出現橘黃色或棕黃色的斑塊,邊界清楚,質地柔軟。部分患者血脂可能異常,需檢查血脂情況,必要時進行降血脂治療,也可通過激光、手術等方式去除。
5. 結膜囊腫:多由于結膜炎癥、外傷等原因引起,是一種良性病變。表現為結膜表面的透明或半透明腫物,一般沒有明顯癥狀,較大的囊腫可能會引起異物感。較小的囊腫可觀察,較大的囊腫通常需要手術切除。
日常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潔衛生,避免過度用眼,養成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若眼角小黃疙瘩出現疼痛、紅腫、增大等異常變化,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