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冷可能由體溫上升、病毒血癥、免疫系統反應、基礎疾病影響、環境因素等情況導致。
1. 體溫上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后,會激活免疫系統,致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身體為達到新調定點,會通過肌肉收縮等方式產熱,同時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散熱,此時就會感覺發冷,常伴有寒戰,隨后體溫逐漸升高。
2. 病毒血癥: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釋放毒素影響身體調節功能,干擾體溫調節中樞,引起身體散熱和產熱失衡,進而出現發冷癥狀,還可能伴隨乏力、肌肉酸痛等。
3. 免疫系統反應:免疫系統識別病毒后啟動免疫應答,釋放多種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在發揮免疫作用時,會影響身體正常生理功能,導致體溫調節異常,引發發冷感覺,是身體免疫防御的一種表現。
4. 基礎疾病影響:本身有慢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感染新冠病毒后,基礎疾病可能加重,甲狀腺素分泌不足,身體代謝率下降,產熱減少,更容易出現發冷癥狀,且恢復相對較慢。
5. 環境因素:感染期間若處于低溫環境,身體熱量散失快,會感覺發冷。若穿著單薄、室內通風過度等,也會讓發冷癥狀更明顯,并非完全由病毒感染直接引起。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若出現發冷癥狀,要注意保暖,適當增添衣物、使用熱水袋等。多喝溫水,補充水分同時促進新陳代謝。若發冷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高熱、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