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與腎乳鈣在病因、癥狀、檢查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腎結石主要因尿液中鈣、草酸、尿酸等成分濃度過高,析出結晶并逐漸聚集形成;腎乳鈣病因多與腎乳頭管梗阻、尿液引流不暢等有關,導致鈣鹽在腎乳頭部沉積。
2. 癥狀:腎結石發作時多有腎絞痛,疼痛劇烈難忍,還常伴有血尿、惡心嘔吐等;腎乳鈣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可能有腰部隱痛或輕微不適。
3. 檢查表現:腎結石在超聲、CT等檢查中,可見強回聲光團或高密度影,后方伴有聲影;腎乳鈣在影像學檢查上,常顯示腎乳頭部位的小鈣化灶,呈散在分布。
4. 治療方法:腎結石根據大小、位置等,可選擇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取石等;腎乳鈣若無明顯癥狀,一般定期復查觀察即可,若出現疼痛等癥狀,可對癥治療,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日常要注意合理飲食,減少高鈣、高草酸食物攝入,如菠菜、豆制品等,適量增加水分攝入,保證每日尿量充足,促進尿液排出,降低結石形成風險。同時,要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遵醫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