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檢查項目有血常規、血清學檢查、病毒分離、核酸檢測、胸部X線等。
1. 血常規:通過對血液中的各類細胞成分進行分析,在麻疹患者中,初期白細胞總數可稍增,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出疹期白細胞數大多減少,淋巴細胞比例增加更為明顯,有助于輔助診斷及了解病情狀態。
2. 血清學檢查:檢測血清中的麻疹特異性抗體,如IgM和IgG。麻疹IgM抗體在發病后3天左右即可出現,是早期診斷麻疹的重要指標;IgG抗體則可用于判斷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種后的免疫狀態。
3. 病毒分離:從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血液、尿液等標本中分離出麻疹病毒,是診斷麻疹的金標準,但操作復雜、耗時較長,一般不作為首選。
4. 核酸檢測: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等技術檢測麻疹病毒核酸,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特點,能快速準確地診斷麻疹,尤其適用于早期診斷和不典型病例的診斷。
5. 胸部X線:部分麻疹患者可能并發肺炎等肺部疾病,胸部X線檢查可幫助了解肺部的病變情況,如是否存在炎癥浸潤、肺紋理增粗等表現,對于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和指導治療有重要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若懷疑感染麻疹應及時就醫檢查診斷。一旦確診,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傳染他人。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以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