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意見:
發熱反應1.原因發熱是常見的輸液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致熱原、死菌、游離的菌體蛋白或藥物成分不純)、輸液瓶清潔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輸入液體消毒、保管不善變質;輸液管表層附著硫化物等所致。2.癥狀主要表現發冷、寒戰、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嚴重者高熱達40-41℃),并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脈快、周身不適等癥狀。3.防治方法(1)反應輕者可減慢輸液速度,注意保暖(適當增加蓋被或給熱水袋)。重者須立即停止輸液;高熱者給以物理降溫,必要時按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或激素治療,針刺合谷、內關穴。(2)輸液器必須做好除去熱原的處理。心力衰竭、肺水腫1.原因由于滴速過快,在短期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所致。2.癥狀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咳泡沫樣血性痰;嚴重時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現濕羅音,心率快。3.防治方法(1)輸液滴速不宜過快,輸入液量不可過多。對心臟病人、老年和兒童尤須注意。(2)當出現肺水腫癥狀時,應立即停止輸液,并通知醫生,讓病人取端坐位,兩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3)按醫囑給以舒張血管、平喘、強心劑。(4)高流量氧氣吸入,并將濕化瓶內水換成20%-30%酒精濕化后吸入,以減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從而改善肺部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5)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止血帶(須每隔5-10分鐘輪流放松肢體,可有效地減少回心血量),待癥狀緩解后,止血帶應逐漸解除。靜脈炎1.原因由于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強的塑料管時間過長而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2.癥狀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紅、腫、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3.防治方法以避免感染,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為原則。(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紅霉素、氫化可的松等,應充分稀釋后應用,并防止藥物溢出血管外。同時要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保護靜脈。(2)抬高患肢并制動,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鎂進行熱濕敷。(3)用中藥外敷靈或如意金黃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鐘。(4)超短波理療,用TDP治療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鐘。空氣栓塞輸液
輸液
1.原因由于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連接不緊,有漏縫;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均有發生氣栓的危險。進入靜脈的空氣,首先被帶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如空氣量少,則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并分散到肺小動脈內,最后到毛細血管,因而損害較少,如空氣量大,則空氣在右心室內將阻塞動脈入口,使血液不能進入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引起嚴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2.癥狀病人感覺胸部異常不適,瀕死感,隨即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心電圖可表現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變。3.防治方法(1)輸液時必須排盡空氣,如需加壓輸液時,護士應嚴密觀察,不得離開病人,以防液體走空。(2)立即使病人左側臥位和頭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氣時可增加胸內壓力,以減少空氣進入靜脈,左側臥位可使肺動脈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氣泡則向上飄移右心室尖部,避開肺動脈入口由于心臟跳動,空氣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進肺動脈內。(3)氧氣吸入(4)在行鎖骨下靜脈穿刺更換水槍時,應在病人呼氣時或囑病人屏氣時進行,以防空氣吸入,保留硅管或換液體時的任何操作環節,均不能讓硅管腔與大氣相通。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