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月經不調,經期第二天化驗的性激素六項檢查結果
病情分析:
從檢查報告來看,就是孕酮水平偏低,其他幾項結果都是屬于正常的
指導意見:
如果是孕酮過低引起的月經不調,可以試著口服黃體酮膠囊調理看看,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不是多囊?
這個是需要做b超才能看出來的
麻煩再幫我看看,這是月經推遲十多天后照的
從這個檢查結果來看,不排除是多囊
月經推遲十多天后照的
不能排除的
還需要做什么檢查才能確診
一般月經紊亂,性激素中睪酮偏高,b超顯示多囊改變。只要滿足兩點就可以確診了
提示排卵不好,還需要結合你的病史,臨床表現才能下診斷,針對性的用藥,僅僅一張化驗單下診斷,太草率,希望理解,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性激素六項
激素六項檢測即(性激素六項檢測、生殖激素六項檢測),是女性常規的生殖系統常規檢查。
國內尚無完整的、統一的婦產科內分泌性激素測定值,且由于各種試劑的來源,測定的方法,數據的計算,采用的單位不同,即使同一激素標本,各實驗室所得結果也不完全相同。
中文名
性激素六項
屬于
性醫學
目的
了解內分泌
方法
實驗室測定
目的
通過測定性激素水平來了解女性內分泌功能和診斷與內分泌失調相關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項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睪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滿足了臨床醫生對內分泌失調與否的篩查和對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
性激素六項檢查有很多項檢查,可以查清楚很多病癥,因此性激素六項作為一種常見的檢查項目,性激素六項檢查是內分泌失調患者常用的檢查方法,通過性激素六項的檢查就可以確定是否患有內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據檢查結果確定采取什么方法進行治療。
檢查方法
檢查的項目不同,注意方法也不同。檢查的內容可以全查,也可以單項檢查。
1、檢查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也是靜脈血清分離后檢查,分別需要2毫升。
2、檢查睪酮,是抽取靜脈血清2毫升,常用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分離血清后即可測定。
3、泌乳素應該空腹檢查,在早上9點鐘左右抽取血清。
4、檢查黃體生成素,雖然同樣是放射免疫法檢查,但由于黃體生成素是脈沖式分泌,標本采集最好在1小時內采集3—4次,然后混合一起進行測定,這樣更加準確。
檢查時間
檢查內分泌最好在月經來潮后的第3-5天,這一段時間屬于卵泡早期,可以反應卵巢的功能狀態。但對于月經長期不來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檢查結果者,則隨時可以檢查,這個時間就默認為月經前的時間,其結果也就參照黃體期的檢查結果。
月經來潮后第3-5天,早9點空腹抽血檢查,效果最為精準。不孕不育或閉經,長期不來月經者,可在任何時間檢查,空腹最佳。
男性只要沒有劇烈運動,生活規律,上午8-11點空腹可隨時檢查。
檢查內容
一、睪酮(T):女性體內睪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轉化而來,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約25%,僅25%來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進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育。對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對全身代謝有一定影響。女性血T正常濃度為0.7~3.1nmol/L。血T值高,叫高睪酮血癥,可引起不孕。患多囊卵巢綜合征時,血T值也增高。根據臨床表現,必要時再測定其他激素。
二、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轉變為增殖期和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血E2的濃度在排卵前期為48~521皮摩爾/升,排卵期為70~1835皮摩爾/升,排卵后期為272~793皮摩爾/升,低值見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席漢氏綜合征。
三、孕酮(P):由卵巢的黃體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血P濃度在排卵前為0~4.8nmol/L,排卵后期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見于黃體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
四、促黃體生成素(LH):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協同作用下,形成黃體并分泌孕激素。血LH的濃度,在排卵前期為2~15mIU/ml,排卵期為30~100mIU/ml,排卵后期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低于5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見于席漢氏綜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則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檢查。LH/FSH≥3則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依據之一。
以上是對“月經不調,經期第二天化驗的性激素六項檢查結果”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溫馨提示:
盡量控制劇烈的情緒波動,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時要防止房勞過度,經期絕對禁止性生活。
就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境 皮膚性病 營養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生 醫院在線